临夏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被亮“黄牌”,重申科研质量
admin 2020-05-04 10:15:18 6688阅读
据前不久科技部官网公布的《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此次评估涉及工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43家、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21家,打分则分为“优秀类实验室”“良好类实验室”和“整改类实验室”三个档次。其中,重庆大学有2所,东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各有1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被列入整改类。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排序仅次于国家实验室,其不仅对于高校等机构非常重要,也是所在地方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所以,每年的评估报告,都颇受关注。
此次被列入整改名单的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具体问题尚未披露,不过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大致了解其问题所在。像最重要的指标是研究水平与贡献,其权重占到50%,具体包括代表性研究成果水平与国际学术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的贡献、投入产出比等,其次是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占30%,包括实验室主任与学术带头人作用等,再就是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占20%。
从结果看,“双一流”建设高校重庆大学有两家实验室被“点名”,稍显突出。该校目前仅有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半以上被要求整改,这对学校的科研创新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警示。而当前重庆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正加大对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投入,这次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被点名,对地方而言也是一种加压。
另外,山东大学的压力也不算小。据2016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2016年山东大学的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曾在评估中被列入整改。这意味着山东大学仅有的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都遭遇过黄牌警告。去年初,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谈到山东经济发展的短板时,就提到“科技创新力滞后”,或与此形成一种呼应。
当然,被要求整改,并不是对相关实验室的“一票否决”。根据规则,整改类实验室若在2年后检查通过,依然可以纳入“良好”类。而检查未通过的实验室将不再列入国家重点序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摘牌”。
在具体评估之外,近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也在开启改革。去年6月,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考核,制定修订适合各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特点的办法。同时,坚持定期评估考核制度,建立与实验室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和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这或预示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评估体系,会有新的调整。
譬如,此前评估检查中的“末位淘汰”原则就一度引发争议。有政协委员就提出,末位淘汰虽然管理成本低,但却有简单粗暴之嫌,如一些冷门学科和经典学科,很难发表出引用率非常高的SCI论文,就会被排在末尾从而可能被摘牌,这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此次作为新的发展意见下发后的第一次评估,被整改的实验室到底是像一些专家所建议的改“末位淘汰”为“差额支持”,还是被摘牌,仍待观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新增了“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等表述。上述意见也明确,实验室经优化调整和新建,数量稳中有增,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这说明,更多的高校,将有可能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但与此同时,从评估来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质量”把关依然未松懈,如何确保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是对具体高校及相关管理的考验。
源:新京报